文章來源:尚格調
ID號:SGD-2014
OPEN新作
戲劇方盒——深圳坪山大劇院
東側懸挑及北側公共步道 ? Jonathan Leijonhufvud
近十年來,伴隨著經濟的騰飛與高速城市化,劇場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遍地開花。多數劇場外表夸張、功能單一,且遠離大眾而無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,形成一種公共資源上的極大浪費。
OPEN通過競賽贏得了深圳坪山新區劇院的設計項目,這給我們一個機會去批判地研究和看待中國劇院的發展歷程,并由此出發探索演藝建筑的一種新的可能。
在甲方的鼎力支持下,我們重新設計了任務書,在原本要求的單一劇院功能里,加入了更多與演藝相關的市民文化教育空間,以及餐廳、咖啡廳等經營空間。一個公共步道串聯起一系列對公眾開放的花園,與建筑緊密地交織在一起。
通過打破通常“地標”式的劇院建筑類型,我們希望這個項目成為一個功能復合的表演藝術中心,不但在運營上更可持續,同時也成為真正的公共文化建筑,以包容和開放的姿態為所有人提供一個特別的、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間,而不僅僅是服務于買票看演出的人群。
大劇院不必外表夸張——OPEN設計了一個“戲劇方盒”——在整體簡潔、干凈的外表下,容納了極其豐富的內容。
建筑的核心是一個1200座的專業歌舞劇院,它的體量被紅褐色木板所包裹,在室內外均清晰可辨,舞臺臺塔穿出屋面,成為屋頂花園的背景。
圍繞著劇場核心,一個蜿蜒的公共步道系統(public promenade)將“戲劇方盒”切開一道裂縫,引導市民游走于一系列豐富的公共空間序列里,其中既有專業的黑盒子小劇場、排練廳,也有面向公眾的演藝培訓空間、室外小劇場、咖啡廳以及各層的室外花園。
沿著公共步道,即使在沒有演出的時候,人們也可以從地面的廣場一直漫步到開闊的屋頂花園,空間與自然交織所帶來的驚喜和色彩隨著探索的深入而逐漸展開。
一系列相互對應的元素——正式與休閑、高端與大眾、傳統與前衛,在這個綜合性的演藝中心里若即若離可分可合,又相互支持與互補,在內容和空間上都構成豐富而有趣的體驗。
這棟建筑也是一個疏松多孔的盒子,深入在建筑不同高度上的戶外花園與平臺,引入豐富的植物,創造宜人的室內外環境。
綠化屋頂大量減少了熱負荷,建筑表皮是為深圳氣候條件而設計的一種雙層復合生態表皮,外層的V形剖面單元的穿孔鋁板能有效遮擋夏日陽光,并保持足夠的視覺通透性與自然通風。結合一系列節能環保措施,我們也希望突破劇院建筑作為高能耗建筑類型的固有思維。
項目概況
設計時間:2013—2019
階段:完成
甲方: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
代建方:招商地產
功能:1200座劇場,260座黑盒子劇場,舞蹈教室,排練教室,琴房,室外小劇場,屋頂花園,咖啡廳,餐廳
建筑面積:23,542平方米
占地面積:14,302平方米
地點:中國深圳
項目團隊
設計單位:OPEN建筑事務所
主持建筑師:李虎、黃文菁
設計團隊:葉青(項目建筑師)、周亭婷(項目建筑師)、張漢仰、韓如意、邢舒、羅韌、Andrea Antonucci、孫心瑩、張暢、賈瀚、吳南芃、張浩、崔雨柔、Angela Nodari
合作設計院:深圳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(項目負責人:丁榮、劉振鋒)
幕墻顧問:上海旭密林幕墻有限公司
劇場及聲學顧問:黃展春劇場建筑設計顧問(北京)有限公司
舞臺機械顧問:浙江大豐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
照明顧問:北京優雅士照明設計有限公司
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[聲明]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上一篇:高層住宅里最重要的地方其實是陽臺,請你一定不要浪費它!
下一篇:極簡 · 東方美學